无锡物联网“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
9月4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无锡召开。会议就新形势下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新一轮的研究部署,“部省市”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会议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无锡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超过1400亿元,高地效应凸显。
2009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后,由工信部和江苏省政府牵头,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中科院组成的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并开展工作。随着2010年9月和2012年8月两次领导小组会议成功召开,推动示范区发展的“部省市”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已全面建立。2014年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扩容,环保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质检总局增补加入,将推动无锡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质态不断优化。
据悉,截至2013年底,无锡物联网企业达到794家,从业人员突破12万人,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元,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0%,2014年上半年增速达到42%,累计制修订物联网标准54项,累计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160多个,物联网产业高地效应凸显。
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工信部苗圩部长高度肯定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他说,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在三个方向上做好工作:突出抓好改革,核心是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抓好环境建设,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筑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创造市场的环境;抓好示范建设,应做好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和国家标准建设等。
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也充分肯定了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以来示范区取得的成绩,他说,下阶段,应从产业、创新、企业、平台、市场和环境六个方面全力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着力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核心驱动力;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整体产业创新的提升;抓住“智慧江苏”平台建设的重要契机,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不断拓展物联网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强化应用,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着力加强政府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其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国家卫计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科院领导以及咨询专家委员会代表相继发言,对无锡提出的建议给予了大力支持。
此次会议由工信部毛伟明副部长和江苏省史和平副省长分别主持。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卫计委、环保部、国家质检总局和中科院领导出席会议。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电网公司有关部门领导,江苏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无锡市有关领导和市有关部门及市(县)区领导,以及中央、江苏省和无锡市新闻媒体共150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召开前举行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合作仪式上,无锡市政府与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签署了共建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的合作协议;江苏省政府史和平副省长和环保部科技司熊跃辉司长共同为国家环保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无锡)工程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