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智物流 > 物流云 >
三一重工:信息化管理的典范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阅读:223 日期:2014-09-05
  

        日前,记者走进三一重工总装车间18号厂房,映入眼帘的不像是传统的工程机械制造厂房,而更像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机械化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一次生产过程、每一次质量检测、每一个工人劳动量都记录在案。

  “作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制造车间,18号厂房经过智慧化改造后,在制品减少8%,物料齐套性提高14%,单台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产值提高24%,现场质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库存降低30%,效率和效能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从超级工厂升级到智慧工厂,从IT工具的运用到推动企业智慧化运营,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把这些成果都归结为信息化的力量。

  信息化闭环打造“三一信息化模式”

  实际上,18号厂房只是三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企业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

  早在1994年,三一就开启了信息化建设的大幕,大规模使用CAD制图、SAP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信息化应用,节省设计时间的同时,其图纸管理、生产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等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1999年,伴随着上市的步伐,三一开始建立数据中心,将数据化管理逐步贯彻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中。OA办公系统和全球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使得三一管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4-2008年,从发展需要考虑,三一在设计上开始从二维向三维进行转变,在管理上则逐步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向领先的PDM(产品数据管理)过渡。随着三一的国际化进程,三一实施了SAP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替换了BW系统,系统应用开始从国内延展至国际。在这一时期,三一通过建造ECC 企业控制中心,开始了车联网的应用,将数据化管理进一步向客户端延伸。正是因为有了信息化的强力支撑,当期三一销售突破100亿元。

  2009-2012年,随着经销商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人事系统、财务分析系统、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的进一步升级,三一的信息化能力更加强大。在此基础上,三一建立起亚洲最大的数字化工厂。

  2013年至今,三一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化阶段。公司启动了流程信息化变革,以期借此打破信息化发展与业务脱节的问题,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的主导部门也从IT部变为了流程信息化总部,信息化应用与业务流程开始建立有机的联系,统一思想、目标和节拍。目前,三一已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做了整体规划,明确了公司业务的几大核心流程,如研发与创新流程、商务制造流程、营销与服务流程等,同时,也在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经验,将流程的主干脉络梳理清楚,从而使信息化跟业务达成一致,有机结合起来。

  从实践中来,将信息化做成“有源之水”,到实践中去,将信息化作为“源头活水”,进一步渗透并打通企业各项业务,不断修正、完善、循环,形成从客户端到客户端的闭环,这就是属于三一的信息化模式。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