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豪
7月26日,由《现代物流报》、《第一物流网》联合主办的“第六期天成物流沙龙”成功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京津冀一体化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广州海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海豚科技)总经理陈豪,发表了关于物流园区信息化落地的精彩演讲。
演讲结合海豚科技为以林安为代表的诸多物流园区信息化服务案例,清晰、明确地阐述了规划思路与操作方案,针对当下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营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整合,提供增值服务,利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为园区信息化落地实施、实现共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海豚科技将物流园区信息化落地策略比作一支“名曲”,欲奏响全国。
充分整合资源
陈豪认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充分整合资源。传化公路港和林安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在于利用公路港或物流园区资源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了充分整合。
但这绝非是开发一个网站或APP就能达到目的,而是要结合现代物流园“运营信息化+服务产品化+运输网络化+商贸”紧密结合的特点构思和实施。比如,海豚科技为一些园区提供资源整合方案时,曾考虑是否将线下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共享?是否对平台经营不利?经调研和实践发现,往往线上线下信息越透明,对经营越有利。一是能够体现平台的专业化水平,聚集足够的“人气”;二是将技术、能力和资源与成员共享,通过提供信息、担保、贷款、诚信体系等一系列产品化服务,使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即“五流”结合联动,有利于实现平台价值最大化。
经营过程中仍需整合。海豚科技提出单点经营和整体经营模式结合策略。单点经营围绕物流园区提供一系列服务;整体模式是在园区间形成骨干网络,共享需求,互补双赢,实现利益最大化。以“远接近防”为主要策略。据分析,每个物流园区业务覆盖有效范围,一般小于200公里。“远接近防”指200公里以内的其他物流园区,可以充分竞争;200公里外的物流园区,将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如,北京地区的物流园区和广州的物流园区,可合作共享资源,形成网络。这对于培养物流园区竞争与合作意识,实现互补发展十分有利。
整合共享资源指线下园区的数据和服务。数据包括平台上展现的物流信息、第三方服务,以及金融、诚信和商贸服务,这些都与物流园区实时动态关联。以林安为例,在信息大厅司机可以通过刷卡,反馈车辆信息,可以做到实时联动。平台整合这些停车场和交易门禁等数据后,可以对外提供订单管理、路径规划等服务支持。共享服务仍是线上和线下同步。平台先将园区司机的手机二维码等同步,再对每一个用户做一些相应认证;交易前做好信息撮合、会员服务、三证查验工作;交易中,做好诚信担保、信息保险和运输保险服务;交易后,提供定位服务、代收货款、金融贷款等服务。所有的服务都以园区和平台为基础,既为参与成员提供了数据支持,又降低了平台交易风险。线下的数据采集和线上的功能和服务被打通后,发展园区间合作、多式联运、专业仓储等服务,将更为顺畅。
构建“八大体系”
整合资源是园区信息化平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供增值服务和支持体系则是运营的核心。海豚科技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了“八大体系”,基本可以支撑和应对园区平台运营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一,物流金融体系。指建立线上的“闭环交易”,结合线下“贴身”服务。不只是提供线上信息撮合、诚信担保、保险、交易、支付、小额信用等一体化服务,还因个体成员需求为主,或只提供一部分服务,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这利于成员的发展壮大。线下配以提供入园信息共享、LED信息大屏、GIS车辆位置定位、园区消费等服务,附加提供停车、租赁、住宿等生活服务来完善。
第二,物流诚信体系。物流活动一般都是跨区域、跨产业、跨企业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则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物流领域最难做的便是建立起交易双方的信任。海豚科技提供了诚信索赔服务体系。物流园区可以承担第三方诚信索赔的角色,以“先赔付再追溯”为原则,直接降低交易门槛和风险。
第三,智慧物流体系。自2008年起,海豚科技开始探索智慧物流体系。针对当时司机智能手机普及率低于30%的状况,只要存入平台账户1000元,平台就赠送其一部手机,内含500元话费,另外500元可以在园区内消费。这一举措,效果甚佳。海豚科技还根据司机对GPS监控管理排斥的问题,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即根据车辆位置推送相关信息。信息包含附近的导航、配货站点、加油优惠情况、合作伙伴信息等,方便了司机,也达到了通过GPS管理的目的,避免了生硬管理带来的不便。此外,海豚科技特为40岁以上的老司机们,制作了园区消费一卡通。对于文化层次不高,不便利用智能手机的司机来说,刷卡消费再适合不过。
第四,价格指数体系。海豚科技最初开发此体系是为了达到政府要求,团队成员感觉很难推动,但后期产生了较大价值。因为,货主在寻求承运合作时有了价格参照,加上园区和平台对运力有担保,便更加放心的参与进来。同时,价格指数在后期有力的支撑和充实了政府的经济及物流数据。
第五,交易仲裁体系。物流业交易与其他行业交易性质不同,货主对物流服务无法通过外形、重量、质量评判,只能通过透明化管理,保存交易记录,为解决交易纠纷建档备查。交易仲裁体系可在手机客户端开发语音凭证功能,只要通过手机联系客户的,都可以存有语音凭证,后台也有相应的录音系统支撑。一些园区应用这套体系后,为解决各种纠纷提供了便利,也减少了此岗位上的原有人员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六,管家婆服务体系。这套体系包含了所有成员企业在客服、货源、免费通话、会员认证服务等一系列信息,相当于平台参与了交易全过程。比如,某企业发货量比上年增长了20%,平台可以根据交易数据、利润率等信息,为该成员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这套体系后期为平台制定供应链金融服务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七,物流地产体系。物流地产是国内外资本争相竞逐的对象,但真正从事物流地产的企业,不光具有资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海豚科技认为,所有的物流地产模式都基于已有园区具备可复制能力时才可以涉足。
第八,线下园区服务体系。线下园区服务体系则更侧重园区的内部服务,凡涉及到园区的客户——专线、三方公司、货代公司、信息化、卡车司机等,都有不同的软硬件服务及资源相支撑,使园区的服务规范化、数据化、精品化。
八套体系完全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深度挖掘了客户需求,包含了资源、服务、流程、大数据如何运行等,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基础,旨在通过该体系推动平台持续赢利和共赢。
实现共赢发展
如何实现平台平稳落地,彰显平台价值,最终共赢发展?
首先,结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了解成员需要,是安全、担保、放心、价格还是增值服务?货主关心踏实和放心的物流服务,承运方关心有无有效货源、结算是否及时、园区和平台对车辆管理是否良好等。围绕这个中心园区和平台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并参与成员的运营过程,及时解决问题,建立数据支持系统和金融体系,才能使经营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搞清楚盈利模式,不提供双赢方案,平台的经营便无法成功。传统的物流园区只提供租赁服务,认为租价越高越好的作法不可持续,需要转型升级。
其次,分析市场状况,找到适合的赢利模式。海豚科技分析认为,去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约200万亿元,物流园区作为整个物流服务链中的重要节点,每个园区承载的平均价值较大,运营成功后能够实现良好盈利的同时,更能在物流金融方面实现更大价值。另一方面,根据海豚科技的理念“凡是技术能达到的都可以免费”如对于车辆的定位与管理服务,成员企业因此受益良多。这样的赢利模式,使物流企业能轻松入驻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借用其优势,哪怕只是个体规模和实力较小的“夫妻档”,也能向货主提供精品服务。
总的来说,物流信息化平台运营并无特别高深莫测的理论。整合资源最重要,落地的关键是使平台不仅承担物流角色,还应提供厂家运送、仓储、物流、担保、金融、配送一体化服务。现在,海豚科技服务的园区信息平台中,林安、邯钢已成相对成熟模式,不但自身获得发展,还实现了跨省、跨区域联网,对于上下游企业运营,都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