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每年到检测站对车辆进行年检,似乎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项让众多的车主早已习以为常的制度,却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和诟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一些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通过提案和议案的形式,建议简化和取消当前的汽车年检制度。
如此高的关注热度,也让有关车辆年检制度的争议和讨论不断升温和发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张取消年审的观点似乎已经占据了舆论的主流。
大多数人士都认为,新车在出售时就已经有了合格证,而且一般都会定期到4S店去做保养,因此一年一检可谓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再加上不少地方在年检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疏漏,这也使得年检不仅无法真正对车辆的性能作出准确的检验,甚至还为部分人进行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形成了一条庞大的灰色利益链。从这个意义上说,取消车辆年检已经成为一根不得不啃“硬骨头”。
事实上,上述这诸多弊端的存在,的确表明车辆年检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政策,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这一点,也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但是,对于如何“改”,却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深究的问题。而在笔者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车辆年检制度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因而,笼统地加以取消并不合适。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革似乎才是更加稳妥的一种做法。
众所周知,目前不管是对于私家车等非营运车辆,还是货运等营运车辆,在现行的车辆年检制度下,都被“一视同仁”。其实,这两类车辆由于运行环境和强度的差异,在年检时理应进行差别对待。以私家车为例,伴随着车辆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较之以往,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在使用中,不少车主对于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也都颇为上心,这类车辆使用6年后就要进行一年一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因此,对于这种非营运车辆,应该适当放宽年检的要求,通过调整车辆年检方式、降低检测频率的方式,来减轻车主的负担,降低年检带来的资源浪费。而对于货运、客运等营运车辆,鉴于其对于公众安全的影响巨大,而且超载、疲劳驾驶等现象在实际中还普遍存在。因此对于这类车辆,则应该从对公共安全负责任的角度出发,对其实施更加严格的年度检验,以杜绝安全隐患。至于在此过程中,滋生出的权利寻租、借年检牟利等现象,则应该从制度的层面对其加以遏制,可以通过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等方式,改变目前的年检流程,使车辆年检真正回归服务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