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周立波有一段调侃:“过去都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吉利这只癞蛤蟆就吃到了天鹅肉,把沃尔沃买了,所以不想吃天鹅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那一阵子媒体非常热闹,议论纷纷,有人以“喜大普奔”来形容。
东风收购标致之后舆论反应却完全不同。有一位业内人士直截了当地说,“对这件事我不看好”。他质疑,PSA有什么?从全球范围看,无论品牌力、 产品力,还是创新能力,PSA都不是很强,我们不希望东风落入一个“收购陷阱”,难以自拔。一些被采访的专家也面沉似水,满怀忧虑。
法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出资其老牌厂商标致雪铁龙的抵触感也很强。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刘卫东对媒体说,“欧洲媒体对这个项目的基本声音有两个,一个是担心中国人太狠,把PSA技术拿光了,长远来看有风险;另一个就是担心三个股东一样大,决算效率如何保障”。
日本人看得最明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新兴经济体企业作为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大股东而参与出资,这尚无先例。东风汽车的目的是吸收低燃耗发动机以及电动汽车等节能技术,同时也着眼于将来实现开发费用庞大的汽车底盘的通用化。
但是,中国厂商发起的企业收购潮也引来了威胁论的扩散。有报道称,因萨博的母公司美国通用汽车担心技术外流而反对,中国企业最终只能放弃对萨博的收购。所以无论是国人还是外人,都是用忧虑的目光看着东风人的身影出现在巴黎。
同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盯了八年沃尔沃不同,这次是标致主动找上门来。2012年,标致汽车忍痛裁员、出售子公司甚至总部大楼,然而PSA的亏 损仍然达到了50.1亿欧元的历史最高值。PSA曾经寄希望于与通用的合作,但是通用还有欧宝要救,难伸援手。标致雪铁龙全球CEO瓦兰只有找中国的合作 伙伴东风了。
东风集团总经理朱福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风‘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这一次跟PSA的入股合作是一个全价值链的 合作,表面看起来是资本入股,但实际上从技术研发到制造、采购、销售,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朱福寿认为,“东风对自主品牌技术路径的选择也是不得已 而为之。”因此,“技术共享”成为东风入股标致的目的之一。
根据收购双龙、萨博的教训,外方对核心技术管控极严,因为这是他们的命根子,不会随便给人,也不愿意与人共享(除非有物有所值的交换),所以只有选择合作开发的方式。坦白地讲,像收购PSA这样的机会很少,比如欧宝那样的公司,已经卧床不起多年,但是通用也不敢出手,因为最有可能的买家会来自中国。由于各大公司都拼命占领中国市场,他们不希望中国自主车企强大起来,因此直接买技术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合作开发是可能被接受的方式。而且外国公司同中方合作的目的还是扩大中国市场,而不是帮助中国发展自主品牌。
事实上,对于东风收购PSA应该理性看待,这其实就是一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