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用车 > 客车 >
三中全会为汽车行业划定改革路线图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72 日期:2013-12-13

被赋予改革历史重任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和基本目标,其中的一些新提法和新举措,不仅让中国经济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对于汽车这样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说,《决定》也给行业的未来发展划定了改革路线图。三中全会释放的哪些政策信号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些变化将使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走向何方?随着三中全会精神的逐渐落实,这些问题正持续发酵,并成为行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20131213三中全会1.jpg

国企改革将激发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活力,提升其竞争实力

市场重新定位:调控机制改变

在《决定》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市场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变为“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专家看来,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使改革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这种变化,将会对目前汽车产业的宏观调控产生重大影响。

一直以来,由于行政干预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过于强大,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在发展中遭遇到了不少问题。这其中,低水平重复建设、兼并重组进程缓慢等问题尤其受到诟病。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过多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失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生产准入、退出等机制,但在实践中由于地方政府和一些部门往往习惯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致使这些举措并未对盲目建设、“拉郎配”等现象产生有效地遏制,造成政策收效甚微。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都呼吁政府能够逐步放宽对汽车行业的行政干预力度,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好地调控产业的发展。而此次,国家对于市场的重新定位,显然有助于使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一位汽车分析师就表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因此,改革的推进将会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使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市场割据彻底消除。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可能会推动汽车产业的格局发生大的变化。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实,将会使汽车产业的投资准入机制、管理体系将获得根本性的突破。预计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市场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过去主要进行调控的政府有关部门,其角色将会更多的侧重于市场监管。这不仅有利于简化甚至放开准入审批,同时对于破除地方保护,淘汰落后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也是极为有利的。”上述人士认为,随着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我国也将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车企。

国有企业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根据《决定》中涉及的产权制度调整和内容安排,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相关的改革将是本轮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中,在产权制度方面,将引入竞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管理制度方面,将要求行业开放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在分配制度方面,要求调整力度更强,以提升国有资产对财政的支持力度。

在相关人士看来,这些改革举措将使本轮国企改革在产权、管理、分配等多个层面并进,有利于激活国有企业的活力,从而使其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对于汽车这样一个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来说,这种变化也势必会对其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其资金密集型的属性,在国内汽车行业,前六大汽车集团都属于国有企业,他们的市场份额超过75%。此外,相关数据还显示,汽车行业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80%,利润总额占比接近90%。虽然市场和收入占比都很高,但一直以来,国有汽车企业的机制问题都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一大负面因素。

而此次国企改革,旨在建立合理的国资出资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这将有助于解决国有汽车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未来的改革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将能够理顺汽车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有利的机制保障。一方面,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方式将有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包括一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在内的一些目前仍未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也有望通过整体上市,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此次国企改革中,部分地方国资委可能会参照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将竞争性行业的公司股权划转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以利润指标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这些举措,将会进一步提升管理层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许英博判断,这将使汽车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从而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整合和充足,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31213三中全会2.jpg

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为汽车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和新的增长引擎

城乡一体化:保障长期增长

作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城镇化建设也成为此次《决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意味着,未来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有望加速推进。而在此过程中,汽车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当前我国汽车的人均保有量仅为千人89台,相比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比例仍然偏低。而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的健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中低端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会逐步提升,从而使人口占比接近80%的广大二三线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随之提高。

数据显示,近几年因为大城市限购等原因,三四线城市在国内新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目前这一数字已经从2011年的26.7%上升到了30%。这表明,三四线市场上的8亿多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汽车消费的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未来国内汽车市场向三四线地区转移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而城镇化的发展将使三四线地区的汽车消费进一步普及,再加上一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升级,未来我国汽车行业的长期稳健增长将会得到保障。

“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为汽车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和新的增长引擎。受益于此,未来三到五年,国内汽车销量仍将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8—10%。”相关人士预计。

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加速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其中,生态文明作为改革的重要方面被突出的目标特别提出来,完全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重要内容。而作为环境污染源头之一的机动车,随着改革的推进,也将迎来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传统汽车领域的挑战,同时又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机会。”分析人士认为,有效防治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的方针。而这将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在此过程中,不仅会推动传统汽车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升级,同时也会使新能源汽车得到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在政府加强环保治理的执政理念下加速得到发展。

财税改革:扫清发展障碍

此外,《决定》还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收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并且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环节税率等。而汽车作为消费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随着这些财税体制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迎来更加稳健的长期增长。

据相关人士判断,未来如果消费税的征收由目前的生产环节调整为消费环节,并相应调整为地方税收,那么将会有效理顺汽车行业的税收与治堵、治污成本之间的关系,避免目前部分地方由于没有汽车工业,没有相应税收来源,而需要承担大笔治堵、治污成本的现象,从而降低地方政府简单推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可能性。这将有助于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这一轮的改革不仅力度史无前例,而且还有明确的时间表。尤其值得注意是,为了保证改革的落实,中央政府还从组织和制度上对改革进行了保障,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攻坚克难的改革决心,预示着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将会得到有效推进。而这种政策红利,对于进一步释放汽车产业的发展潜能,促进汽车工业的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都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使建设汽车强国这一历史使命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